前言
幾年前剛接觸鬥魚的時候,很幸運的正值幾個對鬥魚話題頗踴躍的水族網站全盛時期,諸如 : 鬥魚村、水族教科書、Flash Betta...等。
所以相關知識來源還算頗多,正巧當時一位繁殖展鬥的大大送了我一批仔魚(約30隻),當時我分送了幾隻給有興趣的朋友們,也為他們編寫了這份新手講義。
後來在一次偶然的機緣中,這份講義也分享給了論壇的幾位新魚友,自己寫的東西能對剛進入這領域的朋友有幫助,一開始心情還滿高興的。
一直到去年吧,偶然的一次我逛到魚**康論壇,竟然看到一篇跟我的講義一字不漏照抄,只差沒標明作者&出處的文章。
當下的心情真的是一整個惱火阿……
原來我們的創作這麼不值,某些不知自重的人複製貼上就可以拿去當成自己的四處炫耀?
唉…心都涼嚕…
好了...碎碎念結束...以下正文... XD
飼養必備用品
- 水量足三公升之任何透明容器(一隻成年雄魚所需ㄉ基本水量,個人認為市售300C的那種迷你缸,無疑是一種虐待…>.<!!!)。最少水量不能少於公升(即1500 C)。
- 塑膠滴管(用來吸出殘餌及便便,以維持水質)
- 水質安定劑(養水時添加)
- 一個大水桶(用來養水,養水ㄉ方法另外說明)
- 小臉盆、小網子(換水時用)
- 底沙(可有可無),置入前先洗淨並燙過。
- 鏡子(給魚看鏡子,訓練展鰭。一日可數次,每次十分鐘內為宜)
- 飼料(可以吃的東西另外介紹)
習性
- 簡而言之,就是『好鬥』。看見同類的雄性,會互相展開各鰭及鼓鰓,彼此耀武揚威一番。所以,雄性鬥魚絕對不可以養在一起,雄性鬥魚之間的打鬥,是『決鬥』。但如果隔缸互看,則可以欣賞到牠們最漂亮的英姿!!
- 母鬥魚可以多隻共養。但共養的先決條件是:
a. 從小一起長大、一直養在同一缸。
b. 有足夠大的空間(至少六公升)和可供躲藏的掩蔽物。
※ 大體上說母鬥魚可以共養,有時候也會有追逐和咬ㄉ現象,但不至於"致死"...
餵飽一些、空間大些,則打架的現象會減少...
※ 值得注意的是,即使是母魚,若原先為單獨飼養,往後也不可以再共養,分開後又再養在一塊的母魚還是會像公魚一樣的彼此攻擊。
※ 即使是一公一母,如非有意繁殖,也不能養在一起。
- 鬥魚其實是種粉可愛的魚,經過一段時間的熟悉之後,會對飼主的一舉一動有反應。一靠近牠,牠會興奮的游來游去、手指接近水面牠會跳起來啄…^^
- 有的鬥魚會跳缸,可至布莊購買紗布或網布,用線香在想要的位置燒出一個小洞用來餵食,再搭配緞帶封住缸口,美觀又實用。只需在換水及清潔時拆下紗網即可。
品種分類
資料來源/ Flash Betta
Betta splendens Regan, 1910 |
||
科 Family: |
Belontiidae(Gouramies) |
|
目 Order: |
Perciformes |
|
綱 Class: |
Actinopterygii (ray-finned fishes) |
|
俗名: |
泰國鬥魚、暹邏鬥魚、Siamese fighting fish |
|
分布: |
主要為泰國、馬來半島 |
|
生物描述: |
可以利用空氣呼吸,會製造泡泡巢(bubble nest)。用於動物行為學的研究。公魚會相互攻擊。身體顏色多變化,是受歡迎的觀賞魚。在原產地,常於水塘、水溝和稻田中發現。 |
|
最大體長: |
6.5 cm TL (male/unsexed); 紀錄最長年齡:2年 |
|
環境: |
淡水,pH範圍在6.0-8.0,dH範圍在5.0-19.0 |
|
氣候: |
熱帶區; 24 - 30°C |
|
重要性: |
觀賞用商業性魚類 |
|
受威脅性: |
不在 IUCN Red List 中 |
|
危險性: |
無害的 (但不宜與其他魚種混養,公魚應單獨飼養) |
所有的鬥魚都是屬於 攀鱸魚亞目(Suborder Anabantoidei),包括 台灣蓋斑鬥魚(Maclopodus opercularis)、泰國鬥魚(Betta splendens)和 圓尾鬥魚(Betta imbellis)。其中泰國鬥魚經過人工改良後成為現今市場上最常見的紗尾型(有人稱長鰭型)泰國鬥魚(Veil tail / petstore betta /traditional betta),而這種長鰭型/ 紗尾型泰國鬥魚傳入歐、美、日等國家後,鬥魚愛好者又經過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將其加以改良成為『展示級鬥魚』(Show Betta),以下簡稱『展鬥』。在展鬥當中,可依尾鰭大小分三角型(delta)、超級三角型(super delta)和半月型(half moon)。
除展鬥外,在1995年一位印尼的繁殖者,將美系的展鬥和梳尾鬥魚(Comb tail)交配,產生了一新品系鬥魚---冠尾鬥魚(Crown tail)。在改良泰國鬥魚當中,也培育出了雙尾的型態,因此玩家也將鬥魚依尾型分為單尾(Single tail)與雙尾(Double tail)兩類。
雖然發展出如此多的品系,但他們皆沒有與最原始的泰國鬥魚產生生殖隔離,因此無論是什麼樣的展鬥或冠尾鬥魚,在物種的界定上,仍然都屬於泰國鬥魚(Betta splendens)的一份子。至於體色的部份,基本上可分為單色、雙色、複色系、蝶翼、柬埔寨型。如此繁多的品系及五花八門的型態,有系統的分類也就顯得格外重要,在分子生物學崛起的時刻,相信利用分子遺傳學的觀點來看,會使得種內差異所造成的多型性變得一目了然,我想這也是將來泰國鬥魚在作種內分類時需要努力的目標。
型態特徵 Anatomy
我們常看到養鬥魚的人都不打氣,難道鬥魚不需要用水中的氧氣呼吸嗎?的確,由於鬥魚的鰓部有著複雜曲折的氣體交換微血管,可以利用空氣中的氧氣進入鰓部後再加以擴散至鰓中特殊的微血管,所以鬥魚會不時在水面下吸一口空氣來獲得氧氣。這些血管就像迷宮一樣,因此鬥魚又有『迷鰓魚』之稱。
PS:養鬥魚真不錯,不用怕停電~
養水
※ 方法一:
家中若有生態系統健全、健康狀況良好的其他水族箱,只要PH值差異不要太離譜,換水時直接使用該水族箱的水即可。
※ 方法二:
養水的方法很多,普通一點的方法是用一個大水桶放滿自來水水,再加水質安定劑然後用幫浦打1~2天即可。(也可以在水底加鋪一層活性碳或麥飯石)
打氣是要增加讓水"曝氣"的效率(去除氯),不打氣的話也不要緊,只是可能要靜置更久一些…(3~4天)
養水的主要目的是要去除自來水中對魚有害的物質,如氯或重金屬之類...
◎ 還有一項是個人實驗結果,僅供參考:換水後加入維他命液再放魚,可以幫助揚色、促進食慾…感覺滿有效的說。
餌料(鬥魚可以吃的東西)
※人工飼料宜選擇蛋白質含量40~45﹪以上者。
- 燈科魚飼料…………………..(適合1個月以上的小魚,營養均衡、衛生,但須慎選品牌)
- 市售鬥魚漢堡………………..(還不錯ㄉ選擇,可以和其他食物搭配餵食)
- 蚊子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(只要不是被殺蟲劑毒死的蚊子都可以餵成年鬥魚,很補~^^)
- 飛蟻、螞蟻…………………..(含高蛋白,但不宜餵太多…PS:好像酸酸的,有的魚不吃)
- 冷凍豐年蝦…………………..(用來增色,易影響水質,需注意)
- 冷凍紅蟲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(營養價值高,但蟲體內易帶菌,使用爭議性大)
- 薄片飼料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(可以嘗試,但有的魚不吃)
- 細顆粒金魚飼料……………..(成魚可以吃得下,但須慎選品牌)
- 其他意外抓到ㄉ無毒小蟲…..(可以給成魚當零嘴。聽說也有人餵小蟑螂的…但不鼓勵)
換水步驟
- 前提是要先養水
- 每星期換水1~2次;每次換水量1/3~1/2。
- 第一次換水,先將打氣用的風管(約150c綁上竹筷,竹筷要比風管突出一些。有筷子的那端放入水中,可幫助翻動底沙吸除穢物,尾端垂下以滴管抽氣形成虹吸效應(如果是擺在桌上ㄉ缸,可以減少搬動。桌下置一水桶接水即可~)。
- 第二次換水,為了徹底潔淨底沙,所以須把魚倒出。(如此一星期雖然換兩次水,但對魚的驚嚇卻只有一半~~*^.^*)
- 將鬥魚及1/2~2/3的舊水倒入準備好的小臉盆中(注意不要連便便也以一起倒出來了!)。必要時先倒出一些水至臉盆,再用小網將鬥魚撈至盆中(用小杯子也可以,但不能用手抓)。再加入一些些新養的水(這個動作稱為:對水。使魚適應新水的水質及水溫)。
- 底沙和缸子用養過的水洗淨後,將大部分舊水先倒回缸中,加入新水、最後放魚
- 換水會造成一定程度的驚嚇,故換水前後1小時內不宜餵食。
- 新舊水的水溫須盡量調整至相同,否則急劇的水溫變化易引發白點病。
※細顆粒金魚飼料可先用一粒泡水,觀察膨脹的狀況。
- 幼魚(1~3個月)一天可兩餐,注意鈣質和蛋白質ㄉ攝取;成魚(大於4個月)一天一餐即可。
- 將估算好的量(三分鐘內吃完為準) 一次放下,觀察吃餌的情形,久而久之要餵多少心裡就有個底了。
- 以八分飽為原則。
- 吃不完的殘餌要以網子或滴管去除,否則易影響水質。
餵食小訣竅
為了要引起鬥魚的目光,最好是投餌時要有點波動(其他魚種也適用)!!
或用小牙籤輕碰餌食!!反正能讓牠發現就好了!! (如果魚不吃就把餌食撈出以避免污染水質=.=)
※馴餌:有時新買回的鬥魚會有『挑食』或『拒吃』飼料的情形,這種現象多半是因為新環境以及新餌料的適應不良,解決的方法就是先餓ㄍ兩三天,餵一次飼料,要是在挑嘴,就繼續餓,大約一星期~十天就服服貼貼的了~ 不再挑嘴以後,就可以隨心情搭配各種不同的食物,營養均衡,鬥魚自然更加活潑、美麗~!! @_@y
附註
此份資料是將小魚送人認養時編寫的,對象設定為新手入門,內文所述是本人接觸鬥魚的第一年中觀察所見所學,由鬥魚新手飼養泰鬥到有勇氣挑戰展鬥的學習心得。
非經本人同意嚴禁轉載/複製,請自重。
留言列表